刹那,这个时间之短非常非常短啊,没有办法用我们现代的数量去衡量。但是这一刹那,瞬间中有生有灭,所谓万法刹那生,刹那灭,辗转相聚,刹那生灭的时间是实在太短。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常规的执迷的六根能够感触得到的。我们六根一刺激,立刻就有反应,虽说这个立刻好像看上去非常快啊,立刻马上立即对不对,实际上跟这个刹那相比,这个立刻还是非常长。
佛家讲要八地菩萨以上的这么深的定功,八地菩萨以上的智慧,才能够感受到刹那生命。简单的说,阿罗汉也感受不到刹那生命。
菩萨一共有五十二个果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50个。再加上等觉菩萨、就像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个果位的菩萨。最后就是妙觉,也就是成佛了,52个果位。基本上要到十地级别。这么高的定功才能够感受到刹那时,他确实有生有灭,可是他生就灭了。生灭通时存在,没有办法去衡量,所以佛教有很多理论,很难去用文字表述,我们只能啊,非常牵强的去尽量用文字去概述,他很拗口啊。所以禅宗在传法的时侯,为什么讲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直至他一下子突然明心见性,因为有文字就容易障碍,很多人就执着于这个文字。咱们一直讲这个“过河需用船,到岸不背舟”我们在过河的时侯需要这个船,这个船就是咱们现在的文字。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去学习,去理解。但是一旦到达了岸边儿了,你要走路,快快走啊,你不能再背着这个船走路,你一旦背着这个船再走路的时侯,反而就影响你的修行。
这个佛在经典里讲的“一时”,这一句话是讲真话。
佛在经上讲,不生不灭,我们懂得一时就懂得一切法不生不灭,对于生死的恐怖就离开了,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象是生灭的.有生有灭。但是自信本性里面的智慧是不生不灭的,这就是真相。
“一时”有这三层含义,一时,我们释迦牟尼讲这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因缘成熟了,这个“时”是我们六种正性序里面的第三个成就,对吧。前面,一时,如是我闻。有信,有闻,有时佛在忉利天这个佛很好。主人公这部大会的主讲人,谁?本师释迦牟尼佛。那么正性虚的第四个成就“主”就出来了。
佛在忉利天,这个“处”也出来了,就是说法的地方也出来了。
各位,这个“在”字用的特别好,别看他简简单单一个字啊,翻译成“在”字比翻译成“住”要好。从事项上来说,说“在”就是在说真话,说“住”就有一点点不够精确了啊,为什么呢
你怎么住啊,今天搬家,我们今天搬家搬到这里,明天搬到那里永远不离开,这叫住。
身常常在动啊,意常常在动啊,这就是在。只说身L现在在哪里,这个意思就对了,经上讲住。是心住,而不是身住,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这个阿难用的是在。
稍微有点拗口啊。咱们再解释一下,这个住有四种,有四种住,第一种叫天住,什么意思呢
他的自信本性里面,他这个心啊,安住在十善业道,那么这种情况的话,他是升欲界天的。
天有三重,二十八层,对吧,第一重就是欲界天。
第二种住叫梵住,心安住在慈悲,喜舍。那么这种情况之下,修行人他是能够转身到色界天的,他修禅定修清净心。一切欲念,五欲六成,他看得很淡,心中充记慈悲,喜舍。慈就是予乐,给予快乐;悲就是拔苦,帮助众生解除苦难;喜,就是看到别人得福得好处,没有妒忌心,心生欢喜,心生赞叹;舍就是万缘放下,慈悲喜舍。
第三种住叫圣住,这四种住一种比一种高。圣住,即空、无相、无作等三种三昧。此三种三昧为三乘圣者所住处,故称圣住。
这个稍微解释一下啊。
三乘圣者就是讲这个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听闻佛声佛音佛的教诲而悟道开悟,这叫声闻乘。
缘觉乘就是观十二姻缘,知道明了觉悟真谛真理,这个叫缘觉乘。
那么菩萨乘,就是求无上菩提之心,齐心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
这称为三乘圣人啊。一乘比一乘高。
第四叫佛住,这个境界最高,包括首楞严等无量三昧,为一切诸佛所住。
落实在境中,就是按住念佛三昧,安安心心,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礼一心不乱。专注念佛,一心念佛,安住于念佛三昧,这是住的四乘。
“一时,佛在忉利天”
忉利天,又叫三十三天,是欲界天的第二层天。娑婆世界有28层天,欲界天有六层,色界天十八层天,无色界四层天。这个欲界天人还有男女饮食之欲,欲界每往上一层,这个饮食之欲会越来越淡。
色界天人还有色身,但是已经没有了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色界天人以禅悦为食,而且他们不需要睡眠了。
无色界天人,他们就连色相都没有了,连这个实L的身L都没有,境界更高。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