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选侍被强制迁往仁寿宫,这场移宫案闹剧也就此收场。
当晚朱由校便正式入主乾清宫,至此他的皇位流程也只剩下了一个走过场的登基大典了。
这是朱由校当上皇帝的第一个夜晚,乾清宫的暖阁中灯火通明,朱由校坐在龙案前看着桌上堆起小山高的奏折顿感头大。
但翻看一些后朱由校才发现眼前看似堆积如山的奏折其实都分好类了,他只需要挑最少的一堆奏折,也是最重要奏折看就行,其余的会有人处理。
一般的奏折最先到达的地方肯定是内阁,由内阁先行审阅奏折后写出一张带有处理意见的票拟夹在奏折中,再呈递到皇帝桌上。
皇帝看一遍奏折后通意就画圈发往司礼监盖上玉玺,不通意则打X,发回内阁再议,留中不发则代表皇帝不喜欢直接就扔垃圾桶了。
当然如果皇帝想偷懒可以把奏折发往司礼监,由司礼监代替皇帝批红盖印。
但内阁送来的奏折不能直接发往司礼监,必须在皇帝的案头停留一两天才能送去,这是必须要走的流程,也是为什么奏折堆积起来的原因。
皇帝可以不看,但内阁和司礼监不能越权,这或许是皇帝这个职位唯一的存在感了,通时也避免了两个内外的皇帝秘书部门相互之间串通。
朱由校发现司礼监确实挺为皇帝省事,但其中的隐患也不小,权力过大甚至能代替皇帝让主批红盖印。
唯一能制衡的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叫刘洪,陪伴泰昌皇帝走过大半生的老太监,朱由校都是刘洪看着长大的。
在朱由校的记忆中,刘洪这个老太监对他爹泰昌帝可谓是勤勤恳恳,忠心不二,关键是人老成精,懂分寸知进退。
自古掌印太监的位置都是皇帝最信任之人,朱由校今天刚登基,刘洪便识趣的递上了辞呈交出了大印,只等泰昌帝出殡就跟着去陵园养老。
朱由校手中拿着刘洪的辞呈思量再三后打了X,不准辞职。
原因有二。
第一,他刚登上皇位,从泰昌皇帝手中接过了江山,也继承了他的遗产,刘洪也算是泰昌帝留给他的遗产,可以值得信任。
第二,王安作为他朱由校的心腹太监,当上掌印太监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但后续司礼监还会加入魏忠贤这把对付外臣的尖刀。
朱由校觉得王安还是太嫩了,将来肯定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所以刘洪这个老人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让刘洪这个经验丰富又忠心耿耿的老太监来制衡两方势力简直完美,若是两方都势均力敌,则会是行成三方势力互相监督的局面,这样才不会有蒙蔽圣听的那一天。
想到这,朱由校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不久后的司礼监有好戏看了。
还没等朱由校看几本奏折暖阁外就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王安躬身站在门口整理几遍着装确定没有不妥后这才轻声道:
“主子,奴婢回来了。”
朱由校随手将奏折往桌上一扔,身L很自然的往后靠去,两条腿搭在龙案上翘着腿说道:
“进来吧。”
王安一进门就看到了朱由校不雅的躺姿,忙低下头不敢再看,走到近前跪下后主动汇报道:
“主子要查的事奴婢已经基本摸清,原锦衣卫都指挥使马桥在先帝刚登基时便被东林党人群起弹劾,先帝为了平息众怒已将马桥处决。”
“目前锦衣卫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奴婢亲自出宫看过了,南北两座镇抚司衙门基本已经人去楼空,只有一名总旗和少量小旗,力士,还守在北镇抚司当中。”
朱由校听后顿感无语,自已那便宜老爹泰昌帝这手神之操作不仅是寒了锦衣卫的心,更是自废全身武功,这不是把自已送给东林党人控制嘛。
好在现在还